民国大事记(七)
2024-03-20
民国30年(1941年)
2月 中共清远县委员会成立。春 中共潖(江)从(化)区委员会成立。
9月27日 17时,清远县城第二次被日军侵占,烧毁房屋数百间。随后中国守军反攻,歼敌400余人,收复清城。
10月1日中国守军再次收复清远县城和石角。此段时期,日军出动约5000人(内有骑兵、炮兵),死伤1000余人。
民国31年(1942年)
3月中共县委制改为特派员制。春 广东省政府及各机关复迁到连县。
至7月24日,省府又迁回韶关。
民国32年(1943年)
9月9日 日军从清远县的石角附近渡河,经回澜、飞水口再占清城。此为清城第3次沦陷,数天后日军撤走。民国33年(1944年)
6月29日 因战事紧张,广东省政府及各机关再次迁到连县。7月12日9时,盟军美(国)机6架,空袭侵占清远县城及附近地区的日军。
21日,再对日军阵地进行轰炸。
8月 中共清远县委员会恢复书记制。
是月 英德县以英东中学师生为主体,组成“英东抗日自卫大队”游击队。
是月中共英东县工作委员会(含翁西)成立。
秋 中共潖江工作委员会成立。
民国34年(1945年)
1月上旬 中共北江特委成立以英东抗日自卫大队为基础的“挺二”第四大队。1月19日 日军万余人进犯,清远县城第5次沦陷。
1月22日 英德县城第二次沦陷。
3月17日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、北江支队和西北支队各400多人由东江北上到达英德东乡鱼湾。
是月,西北支队西渡北江到达清远县文洞,建立英(德)清(远)阳(山)边抗日根据地。
8月11日 侵占清远县城的日军全部撤出。
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发出《终战诏书》,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,英德全县光复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